分享

擁抱開放的設計消息集散地

在世界上的各個角落、在不同時空下的每個人,為了生活,各自面臨各種問題,也有各自的解決方法。如果能有多個腦袋共同思考這些問題和解答時,想必就能從各自的角度出發,擦出更多火花。

現在有了網路,並藉由採用創用CC授權,則更有利於這些設計消息的散佈,這樣的開放平台不僅很適合作為將國際設計新知傳入國內的窗口,也往往會成為介紹國內設計作品和活動給全球知道的管道。

在此便介紹六個採用創用CC授權的平台,各位可以放心的使用這些平台上的設計消息...

在這裡實習的日子--劉彥岑

我在去年七月的時候進來台灣創用CC計畫,今年一月的時候結束,時間大約半年,期間主要的工作是參與創用CC計畫在台灣設計師週的享用設計展,以及新版的創用CC網站設計。

一開始申請的時候,緣於申請的要求,對於著作權、智財權爲何著實下了一番工夫去了解。期間得力最多的是中研院劉尚志的一篇文章〈論智慧財產權法的一般理 論〉,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大意若此:「著作權、智財權是人類文明的智慧結晶。人類智識創造的進步,建立在一代一代人們過往的根基上,就全人類的福祉而言,具 有公共財的特性, 所以我們不應該把著作智財相關權利視為私有的所有權,而應當當作一種暫時性的租用契約,用意是保障創新創作者可以藉其創造獲得合理報酬。所以,任何著作 權、智財相關權利 

在這裡實習的日子--李佩璇

這次在台灣創用CC計畫實習的最大收穫就是:對於創用CC的授權條款總算有了較為深入且深刻的認識,知道了許多國內外許多開放的資源,對於自己而言,不光只是完成了一項實習工作,而是強烈感覺到在未來能讓開放的資源進入自己的生活之中,並且做為傳遞的角色,將這以散播分享作為本意出發的授權條款能夠讓身邊更多人了解明白。
...

在這裡實習的日子--柯俊如

在應徵實習生的時候,覺得5個月很長,想不到轉眼間也就結束了。

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這份工作會牽涉到這麼多有趣又新鮮的活動,更沒想到自己會因為「創用CC」授權而和設計產生關係,而且也因為這份工作認識了各有所長的好夥伴,真的是非常充實又讓人很有成就感的實習經驗。

在此將實習的心得感想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來分享。

[關於開放設計案例]

以往比較熟悉創用CC在圖片、音樂、教育資源的運用,想不到在設計也有這麼多元的結合。

一開始蒐集案例時,其實連「設計」的範疇都不太確定,蒐集過程中才知道原來設計在生活中無所不在,而且有一些新的發展(如3D列印、互動設計)也是在案例中才知道的,這才發現自己真的是個井底之蛙,有些消息實在是落後別人太多了。

...

Open source ecology—開放資源生態學締造在地文明新視野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開始關心全球貧富差距以及地球資源耗盡的問題,運用「開放」的概念是否能改變這些問題呢?「開放資源生態學」就是答案。
 
「開放資源生態學」動員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家、生產者、製造者、支持者,他們善用當地天然資源和開放資源工具,選擇無汙染且能再生的生產方式來建構在地文明基礎設備,同時顧及環境、社會和科技系統的生態平衡。

「開放資源生態學」最終的目標是形成「開放資源經濟學」。「開放資源」讓使用者能參與製作與服務設計的流程,帶來的好處由電腦軟體Linux等的推動結果可見一斑;「開放資源經濟學」則是要擴展開放資源模式從電腦軟體到生活中的實體產品和服務,讓開放的力量進入各地。
...

Open Design Contest--開放設計讓全世界共同參與

「設計正在進行一場革命。科技不僅賦權給更多人有能力創造及普及設計,專業人士與熱衷者也能使用它去和世界分享他們的作品。開放設計帶來的改變發生在所有事情上,從傢俱,一直到設計者如何維生…..」

第一場「開放設計競賽」(Open Design Contest)始於2009年,當時只是實驗性質的,被稱為「無限設計競賽」,希望透過競賽,相互交流開放設計背後的想法,同時也凸顯今日的科技工具有辦法將真正的物品數位化。由於此競賽獲得好評,便持續在各地舉辦,吸引更多人對於「開放設計」產生興趣。

Wikihouse—輕鬆組裝出自己的房子

「一個令人感到不適的事實是,幾乎所有我們今日稱之為「建築」的,都是為了世界人口中最有錢的百分之一所做的商業設計。」--Alastair Parvin

Wikihouse的創辦人Alastair Parvin,是英國倫敦「00:/」建築合作團隊的一員,自2011年起開始這個計劃。 

SketchChair—讓每個人設計自己的椅子

隨著3D列印技術等各種數位製造(digital fabrication)工具的蓬勃發展,意味著使用者自行製作獨特個人化產品世界的機會大幅提升,然而現有的電腦輔助設計(CAD)系統過於專業和複雜,常讓沒經驗的使用者不知如何操作,導致數位製造過程仍無法普及。

Greg Saul是對於挑戰消費者和設計師界線感興趣的設計師、工程師,他相信個人生產是改變設計面貌的基礎。出生於紐西蘭威靈頓,他在維多利亞大學念工業設計時遇到現在的合作對象Tiago Rorke,由於都對「互動、數位製造、電腦運算設計」三者的可能性感到好奇,便一起組成了[[http://diatom.cc/|Diatom設計工作室]],希望能研發開放資源設計軟體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設計。

Pamoyo—開放設計的時尚服飾

2008年,德國設計師Cecilia Palmer成立的時尚品牌Pamoyo引起眾多矚目。 這是第一個強調使用對生態友善的素材以及再生資源的綠色品牌,並且它秉持著開放資源的精神,公開服飾版型於網路上,有利於設計成品能融合在地不同文化特色,或是展現出自己的獨特風格。透過這個品牌,讓設計不只是淺層表面意義的服裝樣式,而是深度傳達出社會公益與價值,及尊重環境、強調創意與公平之態度。本網站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授權,使用者在標示著作者的情況下,可以下載版型設計圖使用和改造,並將成品用相同的授權方式再次分享。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