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資料

CC 亞太地區會議 2016 會後報導

Creative Commons 全球合作網絡 (Creative Commons Affiliates) 於亞太地區的成員,於本月 7 月 1 日於知識共享中國大陸團隊的主辦下,假北京懷柔雁栖湖「國家法官學院北京分院」,舉行本年度的 CC 亞太地區會議 (CC Asia Pacific Regional Meeting 2016 )。來自孟加拉、日本、菲律賓、印尼、韓國、蒙古、印度、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共 10 個司法管轄區域的成員,共計 20 餘人參與了此次的會議。與會各地區的代表,都以短講、簡報的方式,更新過去二年間,於各地推廣創用CC 授權的發展與經驗。

目前看來開放資料的發展,各地都獲發展上的捷報,而開放教育資源,依然是各地發展的重要走向,值得注意的是,CC Korea、CC Taiwan,與 CC Philippines的組織變化走向,頗有相似之處,除了創用CC 開放授權,在合縱連橫上也相容了開放源碼、開放資料的跨域及跨團體合作!

稅金直接或間接贊助產出的研究報告與資料應該開放近用-美國與歐盟各有重大進展!

開放近用 (Open Access) 的推動,近期在美國與歐盟皆將有可能產生重大變革!首先在美國方面,副總統 Joe Biden 本年度四月份於美國防癌協會大會上,以總統 Barack Obama 指定擔任「防癌變革促進會 (Cancer Moonshot Initiative, CMI)」領導人的身份發言,Biden 在公開演講中呼應與引用 Creative Commons 現任 CEO Ryan Merkley 於 Wired 發表的專文「付費去閱讀你資助的研究報告-那真的荒唐 (You Pay to Read Research You Fund. That’s Ludicrous)」,並指出面對癌症防治,研究者、學術機構、病人團體、私部門與政府之間的協力互助是極為重要的,並承諾 CMI 將於美國國家健康機構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的架構下,力促成為相關研究報告與資料開放近用的指標示範專案,不僅要讓研究成果能以機器可讀的格式與資料結構提供,以利下一代的超級電腦可以直接分析獲取更多發現,更可能在研究成果的授權上,採更開放的態度,來提供這些公部門資金贊助的專案成果。

為什麼他們想使用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的英文是CC0,也就是比創用CC姓名標示的條款更進一步,移除掉所有使用限制,讓以CC0授權的作品可以任意使用於各種用途,而且連作者姓名都不用標示,讓作品提早進入公眾領域。

想像一下辛辛苦苦創作出來的作品,可能會被其他人輕鬆用在他們的作品中,就好像作業被抄襲一樣的感覺,怎麼會有人願意以CC0授權釋出自己的作品呢?

首先,有些人發現在網路上可用的數位公眾領域越來越少,希望能以CC0是出一些作品來彌補這個缺陷。

Thomas Bonte和同學Nicolas Froment、Werner Schweer是開放資源樂譜計畫MuseScore的人員,MuseScore讓人們可以上傳自己的演奏影片,讓他人能搭配樂譜一起觀看,許多演奏影片都採用創用CC授權。

荷蘭開放文化資料促成多元應用程式產生

文化機構保存了許多獨特藏品,也有關於藏品的豐富知識、活動展覽消息,以及訪客的資訊與回饋記錄。美術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透過開放資料,可以達成機構開放取用文化資產、促成創新利用的任務,也能促成文化機構間彼此合作發展新服務。然而,機構在管理這些資料時,往往沒有意識到潛在價值,透過技術限制使用者的取用機會。

2011年九月,荷蘭開展「開放文化資料(Open Cultuur Data)」計畫,希望能開放文化資料以激發更多有用且創新的應用程式產生。此計畫聚集了許多相信開放力量的專家參與實驗,他們原本因為缺乏相關知識,或是出於對資料開放後的風險考量,而對開放資料運動猶豫不決。然而,在這場實驗後,他們獲得了開放資料的實務經驗、了解開放對於館藏的價值,甚至願意進一步成為未來開放運動的領頭羊。許多文化機構也發現,原來連結機構外的駭客、設計師、學生,可以一起挖掘出更多嶄新的資料應用方式。

[轉載] 取之於公眾、回歸於公眾ー公部門出資成果轉以創用CC 及自由開源軟體授權條款回歸公眾利用的實務範例!

政府運用人民稅金所進行的資料蒐集與公務舉措所附帶產生的素材與資料 (materials and data),是否就只能直接收歸國有進行封存、之後再也無人聞問? 或是另有一套機制可以讓民眾更彈性、豐富地利用它們!這是近年來許多開放源碼 (Open Source)、開放教育 (Open Education)、開放文化 (Open Culture),以及開放資料 (Open Data) 領域都切切討論與鼓吹的改革議題。
我國科技部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的前身國家科學委員會,也有類同 UNESCO 與美國教育部、勞動部等「取之於公眾、回歸於公眾」的「自由軟體暨雲端計算與資訊安全技術研發補助專案」...

2014新年特刊

莊庭瑞(計畫共同主持人)

創用CC電子報的讀者們,大家好!在這裡跟大家拜個晚年,敬祝各位新春愉快,事事如意!我是莊庭瑞,台灣創用CC計畫的主持人。 過去一年,在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本計畫在公眾授權以及公眾領域方面,持續推展工作並提供諮詢服, 在本期電子報裡,計畫人員將概要說明。本人在此僅回顧去年的一項活動,以及預告今年的一項工作。

在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資訊科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專題研究中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以及開放街圖台灣社群的支持下,去年本計畫與以上單位共同籌辦了「2013 開放資料工作坊」(Open Data Workshop 2013)。 該工作坊並與同地舉行「2013 台灣開放街圖研討會」(State of the Map Taiwan 2013)。兩項研討會提供了一個對話的場合,促進民間、政府、 學界人士公開討論開放資料的原則與政策性議題,並交換在實務與技術面向的進展。

來看看創用CC在全球政府的使用概況吧!

各政府實體對於相關的政府資訊創造了許多方式使大眾得以接觸使用之,如:線上使用條款、移除著作權及相關權利、經由政府政策及規範、經由一般的授權方式、透過資訊自由法、透過使用創用CC授權及公眾領域的工具等等方式。

在各種政府所建立的內容、資料以及教育素材上,經由使用創用CC的授權工具,傳播了更廣泛再使用的權利,使政府能刺激經濟成長、促進公民參與並提升政府資源及服務的透明度。...

下一個創業寶藏--政府開放資料

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應該沒想到任期內的一道行政命令,會打開政府公開資料的寶藏。

1983年,大韓航空民航機誤闖蘇聯領空,遭擊射落海。事件發生後,雷根下令開放美國軍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PS)給民間使用,避免同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美國總統歐巴馬發布行政命令支持開放資料

日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發布了一則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的資訊應公開,且是可供機器閱讀的。這項命令是自2009年開始一系列關於支持增加政府資訊的可接近性及透明度的最新行動。除了此一行政命令外,白宮也發布了一則備忘錄(Memorandum)解釋聯邦政府將如何做為以符合這項開放資料(open data)的新政策。 此備忘錄要求政府機關以支持下游資料處理以及宣傳活動的方式收集或創建資料,這包括對於所有新資料收集、創造的工作應使用機器可讀的、開放的格式、數據標準以及相同核心而可擴展的後設資料。它亦包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開放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