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實習的日子--羅凱勻

羅凱勻 /文

當初由於正在做關於台灣設計產業的論文研究,看到中研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正在招募實習生,來幫助創用CC授權結合設計業的計畫,感覺很有相關,就來應徵了。

在此實習認識了何謂創用CC授權,對其(有限度的)「開放分享」的理念很讚賞,因為既能促進創意散播和創新、又可保障原創者的權益,是智慧財產權頗有可為的方向!在台灣創用CC計畫實習的這幾個月,對於創用CC的符號標誌、授權條款等細節及其運用,有了較為深入的學習,並且在計畫幾個項目、活動時和其他工作、實習夥伴協力合作、交流討論之中,教學相長既予我的設計業研究一些新啟發,又感到自己成為這項新穎授權方式的傳遞角色,十分豐富而充實。

關於開放設計的案例收集漢整理、介紹這部分的工作,一開始搜尋到的多是大家已有一定熟悉度、在圖片、音樂、教育資源等網路資源上的運用,除了欣喜於創用CC在圖文影音傳播等領域似已生機勃勃,卻也苦惱著設計業方面的案例相比之下似乎為數不多,難道這樣結合的想法太過天真、實際上窒礙難行嗎?但看到夥伴們逐漸找到諸如:Open source ecology「開放資源生態學」、OpenDesk ─ 在地製作的開放家具設計資源網等例子出現,才發現生活中處處是設計、且只要花點巧思和抱持開放分享的善意,那些開放設計的建築、機械、家具等設計草圖,居然可形成對偏鄉居民、受災群眾(重)建校舍、改善住宅環境、農業器械更新等有用的助力,以開放資源集結眾人之力幫助第三世界的人們,非常振奮人心啊!這些再再激勵了我更努力去尋找,其他食衣住行等設計業應用創用CC的現有例子,並進一步去思索、分析其間的困難點和未來的可行方法。

我們研究所暑假得去歐洲的大學上二、三週的實習課,同學們都把握此機會在歐洲各國進行自己論文相關的調查和訪談,我原本就已先和幾個倫敦的設計師約好訪問,這也順便將創用CC及開放授權相關的議題融入我的訪談稿裡,聽聽第一線的執業設計師們對此的看法。接受我訪談的國內外設計師們,大部分都頗讚許這種新型態的授權理念,但也提醒:必須考量到各國現行的智財法及設計業的生態,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制度之中,經濟利益與公眾利益、抄襲/模仿/向名作致敬/原創之間的界線認定……如何拿捏好各方面的平衡,實在是門深奧至極的挑戰!

開學回台後實習生在台灣設計師週向大眾推廣創用CC授權,也有許多機會向逛展、看顧其他展場攤位的設計師們交流,我將倫敦設計節、訪談歐洲數位設計師的所見所聞與他們討論,這更深刻感受到:設計,是為了使生活並便利;而設計的創意、想法、和理念,確實很超越國界的隔閡呢!倘若能將眾多國內外設計師們的經營、策展等成功經驗集合起來,整理後適當地開放分享,或許更多設計師、甚至整個產業本身,都更獲益良多?這或許是未來創用CC和設計業可互利的另一目標吧。

此外,在台灣設計師週顧攤時,見到某些學校的設計系學生來校外教學,也令我見識到教育的力量和希望。倘若能在學校的公民與道德等相關科目教學時,及早讓中小學生們認識到智財權、創用CC授權等相關資訊,從小養成尊重法律和智財原作者心血結晶的態度,這對創用CC授權的推廣、以及全民守(智財)法的精神,應該更有效吧!?

以上,是我在台灣創用CC計畫實習的一點想法和心得。很感謝這次的實習機會,拓展了我對設計和智財權的認識與想像,也期待台灣的設計界能與創用CC授權有更多結合,一起持續不斷地發揮創意和創新的能量!

--

[本照片] 由羅凱勻提供,保留著作權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