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美麗與哀愁:跨越時空的利人與利己基因

李治安/文

(本文擷取自<人性的美麗與哀愁:跨越時空的利人與利己基因>,《新聞學研究》,第111期,頁257-263,2012年4月。為《The Penguin and the Leviathan: The Triumph of Cooperation over Self-Interest》之書評。)書名:The Penguin and the Leviathan: The Triumph of Cooperation over Self-Interest 
作者:Yochai Benkler 
出版日期:2011年 
出版社:Crown Business

哈佛大學法學院Yochai Benkler教授是當代資訊法學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其2011年的專書《企鵝與利維坦:協力如何超越自利》 (The Penguin and the Leviathan: The Triumph of Cooperation over Self-Interest)中,Benkler刻意的擺脫了其過去所擅長的冗長、縝密的抽象理論推陳書寫模式, 也捨棄了一般學術著作所必須附帶的註釋及參考文獻,取而代之的是以一個通俗作家的筆觸,藉由許多生動例子來延續並印證過去的相關研究, 相較於以往的誘因、行為、組織及政策分析,這次Benkler探索的其實是更深層的人性本質問題。書中參酌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管理學、 實驗經濟學及演化生物學等不同領域發展出研究成果,說明自私自利並非人類行為的唯一可能;相反的,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中,人類常會自發性的實踐協力合作的利他行為, 而這種協力合作在網路時代中更是屢見不鮮,包括維基百科(Wikipedia)的創作及自由或開放原始碼軟體(free/open source software)的開發等,都是典型的例子。Benkler認為, 雖然協力合作早已成為人類行為的一種典型,但是既有的社會科學理論及制度假設卻未將其納入考量,這也是本書主要的寫作動機。

書名中的「利維坦」(Leviathan)原本是舊約聖經中記載的一種怪獸,十七世紀時的政治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認為,由於人類都是短視而且自私的, 因此社會上需要如利維坦一般的強勢國家政府控制人類行為,防止人類因自私心作祟而相互殘害。然而,包括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內的許多經濟學家則認為, 人類的自私心其實是市場運作的原動力與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理論的基礎,這種自私心理有益於社會整體發展,因為為了滿足個人的自私心理,人類會從事市場交易、各取所需, 如此「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得以運作,而整體社會福祉也得以提升,此外,人性自私的主張也是諸如公共選擇、代理理論及賽局理論等諸多重要經濟學理論的假設前提。 相同的假設亦反映在其他社會架構的設計上,如嚴刑峻罰的法律規範及階層化的企業管理結構等,其實都是為了處理人性本質自私的問題。

本書作者認為,霍布斯及亞當史密斯的共同假設基礎——人類行為的自私本質——其實並不足以說明許多不同型態的人類行為,作者以社群協力開發的Linux系統吉祥物企鵝, 代表非因自私心而發生的協力行為,並說明該等非以自利為導向的人類行為其實早已存在,而且所在多有,企業應善用該等行為,設計產品、研發技術、並發展新的經營獲利模式; 政府政策及制度設計亦應妥適考量協力互助行為的社會價值,而非如過去完全植基於人類本性自私的假設之上。 作者在書中所舉關於人類利他行為的諸多例子跨越時空,並不限於二十一世紀或數位網路中的人類行為,其中包括了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Elinor Ostrom的研究發現:在不同時空環境中, 人類如何以自律的方式,永續分配天然資源,追求社群整體利益,避免竭澤而漁的社會浩劫;就充滿著作權爭議的線上音樂分享而言, 作者以Magnatune等網站及英國搖滾團體Radiohead於2007年推出的專輯In Rainbows為例,說明由利用人自主決定支付下載或重製音樂價格的經營模式其實是可行的, 多數利用人並不會以低於平均成本的價格下載音樂檔案,相較於受到網路分享嚴重衝擊的傳統唱片產業而言,由利用人或使用者自由付費(pay-as-you-wish)的經營模式反而能提升表演者的平均報酬, 對於制度或經營模式設計者而言,重要的是應如何營造出符合著作人權益的社會規範(social norms),讓利用人知道應支付多少的價錢方符合社會期待,一旦該等社會規範成功型塑,則雙贏且互利的人類行為自然會成為社會慣例。

事實上,自利與協力有時並非絕對不相容,有時行為人亦可透過利他的協力行為獲得經濟或非經濟利益,如書中所舉關於西南航空與豐田汽車的協力工作模式,員工相互協力的動機未必全然是為了利他目的, 很可能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與表現,許多實證研究也發現,軟體工程師參與自由或開放原始碼開發的動機除了興趣、利他、克服挑戰及價值等因素外,其實還包含經濟性誘因,因為在自由或開放原始碼社群的卓越聲望, 有時可為程式設計師帶來極佳的工作機會或職位。作者透過這本書所欲呈現的其實是人類行為與動機的複雜性,絕非單一理論或假設所能解釋,且不同人在面臨相同情境時,也會有不同的行為動機與偏好, 若所有的制度設計與對人類行為的解釋均以單一的假設作為前提,則很容易會忽視甚至破壞其他行為與誘因的社會價值。

作者認為制度的設計要同時兼顧人類的自私與利他動機,避免獨尊前者而傷害後者,一個制度在提供經濟上誘因給自私行為人的同時,也應考慮促進、鼓勵利他行為的社會規範與價值, 作者以參與開放原始碼軟體的公司為例,說明制度設計的微妙之處,通常公司要求員工參與開放原始碼開發工作及社群的同時,會給予員工相當的自主性, 不像一般軟體公司透過嚴格的組織架構及工作流程管控程式開發工作,因為開放原始碼社群強調的是自主、熱情與價值,若公司對員工的控制過強,則很有可能降低員工的參與熱情和社群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