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創用CC發展

迎向2010:台灣創用CC計畫之工作回顧篇

2009/12/13 Creative Commons 剛度過7週歲的生日,而台灣創用CC計畫也已步入第6個年頭。今年3月,計畫正式從中研院資訊所轉至中研院資創中心轄下經營。我們也於11/26 隆重地召開專家諮詢會議,回顧計畫的工作內容,同時提出明年規劃重點,並對未來展望進行意見交換。 計畫大致粗分為四大軸線運作,包含:基礎工作、諮詢服務、合作推廣以及國際交流。…

文建會「創意媒合王」導入創用CC授權之應用與問題

3年前(2006年)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正式導入「台灣智慧財產管理制度」(簡稱TIPS),當年智財權部分我們上了超過20堂課,其中也探討了創用CC授權。

當時許多顧問皆反對使用創用CC授權,並說明創用CC授權仍存在著很多陷阱,是一般人不容易理解的,顧問覺得一般授權即可辦到商業及非營利模式,所以不需要採用創用CC授權,。

值得一提的是,創用CC授權電子報,有篇報導講的是澳洲小女生誤用創用CC授權的報導,因此身心受創,小女生的父母也對創用CC推廣單位提告。因此我們寫信給創用CC的台灣推廣單位詢問,該單位的回信也讓我們相當吃驚,例如:

  1. 一旦宣示採用創用CC,終身不能取消。
  2. 創用CC沒有統一的全球資料庫,雖然可以搜尋到加入創用CC的資料,卻無法查詢到哪些素材曾經採用創用CC,後來又取消 [編按],未來有可能無法舉證所使用的素材是創用CC素材。

如果使用創用CC授權,卻不知道如何舉證所使用的素材確實為創用CC授權的,那將身受官司纏身的困擾,於是我們更加反對使用創用CC授權了,因為這可能是個美麗的陷阱。

CC 華文地區團隊訪談

自去年香港推出「共享創意」之後,華文世界已經有三個 CC 相關團隊:台灣「創用 CC」、中國大陸「知識共享」、香港「共享創意」。今年二月,台灣創用 CC 計劃前往菲律賓馬尼拉開了一次亞洲 CC 會議,筆者也趁這個機會訪問到三個團隊,受訪者包括創用 CC 莊庭瑞老師、知識共享王春燕老師、知識共享張安定先生、共享創意蘇孝恆博士,以下為各位摘要訪問內容。雖然筆者是主要提問人,但問答過程中往往也會激發其他的問題,這些都很有價值,也都值得保留,故本文的問題部份請各位讀者姑且當作討論的引導,回答與討論無需拘泥於筆者原始的提問。

筆者 (以下簡稱「趙」):華文區的三組團隊雖然都在學術研究機構中,但所屬單位剛好都在不同的學術領域。可否為我們簡述一下發展緣起、
目前發展上的感想等等?

莊庭瑞老師 (以下簡稱「莊」):台灣的創用 CC 計劃發源地為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一開始是 2003 年我們在做自由軟體相關的工作,而不免會遇到許多不同種類的 Public License (公眾授權條款),也需要比較各種授權方式的異同。當時所內有兩位同仁:舜玲和士傑知道有 CC這個授權條款,就找我一起推動、在所內成立相應的計劃,資訊所的李德財所長也很支持,就這麼在資訊所內生根。

創用CC授權條款3.0版進入公開預覽階段

Creative Commons在2007年2月推出了英文的3.0版 ,3.0版的產生,呼應了希望進一步闡明創用CC授權條款用語的聲音,並藉此消除創用CC授權條款的主要採用者的問題及疑慮,例如: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計畫(MIT OpenCourseWare project)及Debian 社群。最終,產生出跨司法管轄領域的「尚未本地化版(unported)」,並且處理著作人格權及著作權仲介團體授權金等議題、新增禁止背書規定,同時也在創用CC授權條款「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的授權底下納入能彼此相容(compatibility)的架構。 臺灣創用CC計畫在主持人莊庭瑞、成員林懿萱、王珮儀、周文茵、趙柏強、辜雅蕾共同的努力下,先將3.0版英文翻譯成中文,再經過潤飾及本地化的修改,使創用CC授權條款3.0版能夠更符合我國著作權法與相關法律規定,初稿完成後,並邀請國內的專家學者開過多次專家會議,其中包括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謝銘洋教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科技管理所陳曉慧助理教授、自由軟體鑄造場專案經理葛冬梅小姐與林誠夏先生等。 我們將於2009年5月26日正式在網路上公開「創用CC授權條款 3.0 台灣版」預演版,預計此線上預覽的時間為一個月,即到2009年6月26日為止,希冀國內各位專家學者與先進在公開後的這一個月內,與我們共同檢視3.0版授權條款內容,不論在華語翻譯或用字遣詞等,都很希望能夠聽到您寶貴的意見,再次感謝您對於創用CC計畫投入的關心與協助。…

創用CC授權再度被報導囉

繼破報、中國時報等媒體陸續報導創用CC的概念後,另一媒體台灣醒報也在2009年3月19日報導了創用CC的概念 …

2009新年特刊

莊庭瑞(計畫主持人):創用CC電子報的讀者,您好!今天是農曆年正月十二日。在此謹祝大家新春愉快,今年事事如意。回顧過去一年,創用CC計畫的工作重點,依舊在於和政府與教育部門合作,協力散佈公眾授權的理念與實務經驗,讓更多創作者與使用者,知道並瞭解創用CC授權,並讓更多的內容以創用CC授權方式釋出,以豐富台灣的創作環境。為此創用CC計畫和文建會合作,編寫並出版了《創用CC授權指引:政府機關及民間組織篇》手冊,也和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合作,編寫並出版了《創作分享‧快樂使用:簡介創用CC授權》手冊。希望這兩本手冊[1]的出版,對於想要釋出作品的公部門以及眾多教師,有所助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一月於中央研究院舉行「ACIA:資訊時代之亞洲與公眾創用國際研討會」之後,亞洲太平洋地區使用創用CC的一些音樂創作人,協力製作了一張音樂專輯《卡巴卡》(CABACA),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授權條款釋出,但也同時作商業發行。希望這些出版品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並使用創用CC授權條款。

中國時報以專題報導創用CC授權

創用CC授權與網路世界的內容具有很大的相容性,也是未來的趨勢,隨著越來越多成功的案例出現後,開始受到網路以外的媒體注意。繼之前「破報」以專文的方式報導創用CC授權之後,中國時報在2009年1月17日,也在A6版「我的小革命」中製作創用CC的專題。內容提到如九把刀、以及之前曾為創用CC電子報撰寫過專文的洋蔥頭作者E先生,也特地前來創用CC計畫做專訪,對創用CC授權做了詳盡的介紹。 …

中國時報「我的小革命-創用CC授權」專刊

在2009年1月17日,曾在「我的小革命」專刊中,以「創用CC-豬頭皮的音樂革命,歡迎分享」、「九把刀、洋蔥頭都是CC一族」為標題來介紹創用CC授權,文中除了介紹創用CC授權的歷史背景之外,也以台灣第一位使用創用CC授權釋出其音樂專輯,並且目前已經製作了超過五張創用CC授權專輯的朱約信為例,分享他的整個接觸創用CC授權的心路歷程,其中分成五個段落:

  1. 創作自由流通,中研院找上門;
  2. 鼓勵改編散布、不再動輒侵權;
  3. 著作權緊箍咒,扼殺寶貴創意;
  4. 商業用收費低、非商業隨你用;
  5. 絕不輕言失敗,期待成為品牌。

中國時報的記者以「創用CC」授權,作為符合顛覆傳統觀念,挑戰主流思維,呈現進步價值的具體行動案例,作為「我的小革命」專刊,當媒體與普羅大眾都開始漸漸接受這樣的一個以創用CC授權「突破傳統著作權的改變」時,它將會是一個國際間、台灣社會的一個新趨勢以及群眾的力量!

「CABACA」專輯視覺設計強力徵集中

台灣創用CC計畫與亞太地區的音樂人共同策劃了一張集合亞洲各地音樂創作專輯「CABACA」,收錄來自林強、朱頭皮、拷秋勤、張睿銓、張耘之 (Monbaza)、莫尚 (MoShang) 及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日本等地音樂人們的音樂創作。目前已進入專輯封面及網站視覺設計階段,因此急需數位具有專輯設計等經驗的志工參與,歡迎 有興趣的朋友與我們聯繫。...

「博物館創用CC推廣說明會」圓滿落幕

博物館這類館藏單位,典藏著大量的數位化著作,如何透過創用CC授權條款,以保留部分著作權利的方式,加速著作的流通與再利用,釋出公眾創意加值,激發整體社會的創意能量,成為博物館領域不可不正視的重要課題。

有鑑於此,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於97年4月30日辦理「博物館創用CC推廣說明會」,先就基礎著作權以及創用CC授權概念進行說明,並且與館藏單位代表交流實務上會面對的授權疑慮與看法。...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台灣創用CC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