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IA:資訊時代之亞洲與公眾創用國際研討會報導

辜雅蕾

ACIA:資訊時代之亞洲與公眾創用研討會已於2008年1月19、20日在中研院順利舉行。本次研討會涵蓋產業、法律與文化三個面向,內容多元,自台灣以外地區來參與的與會者之間也有很不錯的互動。

研討會首先由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 William W. Fisher 發表主題演講:著作權法危機的解決方案。 Fisher 由數位音樂的銷售雖然不斷成長,但仍無法彌補實體媒體的銷售額損失談起著作權法的危機,他接著檢視了目前已被提出的幾種解決方法,共有四種;分別是繼續增強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加裝科技保護的裝置(TPR)、另種方式的補償系統、以及全新的機制。這四種解決方案各自都有優缺點,不過 Fisher 認為仍以第四種最為看好,也就是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集體授權系統。

經過十五分鐘的休息之後,進入本次研討會的第一場議題,主要內容是在討論有關創意、協力與通訊的工具,共五位發表者,每位發言時間大約十五分鐘。邀請對象包括行動電話業者我本墨客馬思誠、電腦業者華碩電腦王榮宗、影音軟體業者Sony本間毅,都分別介紹其產品,及分享考慮使用開放內容軟體或是內容的企業觀點,例如華碩最新推出的Eee PC採用Linux系統,也將釋出Eee PC的系統開發工具,是為了在未來Eee PC的軟體與內容上更容易發展。除了業者之外,該場議題同時也邀請到Creative Commons 的John Phillips談到2008年CC社群與產業發展的策略,也就是特別注重在開放與商業之間的平衡。最後,以創用CC釋出作品的音樂工作者莫尚則是藉由自己特製的影片展示如何使用生活中的媒材來進行創作,因此凸顯創用CC授權在音樂創作中的對創意激發或是再創作的重要性。在簡短介紹發表之後,隨後立即進行半個小時的座談,現場
的討論也相當踴躍,直到中午用餐時間才結束。

在愉快交談聲中的午餐結束後,就是下午由劉靜怡主持的「作者、著作權、與公眾授權」的議題。第一位子議題發表者陳舜伶,主要拋出了其目前在哈佛大學就讀而對公眾授權所產生的研究問題,也就是當公眾授權運動逐漸受到重視,也成為一種風潮的時候,這一個社會運動也逐漸出現分裂,那麼,究竟這一場社會運動的最終目的為何呢?具批判力的問題,也引出第二位講者的重點,Jessica Coates認為,當所謂的Copyleft發展到現在出現很多種類,然而這些授權模式之間卻出現了相容性的問題,Jessica分析當兩種copyleft的東西不能放在同一個作品的時候,應該要做的是授權模式之間的相容(licenses compatible)而不是媒材相容(material compatible),否則就會造成使用者不想用或是重複授權的問題。第三位講者Alina Ng 則是提出利用公眾授權領域的資源的作品是否可以享有跟非公眾授權的領域的資源的作品一樣的權利?講者提出他個人的建議,認為原創性越高的作品,也就是創作資源非來自於公眾領域應該獲得較高的權利,但是權利存續時間較短;反之,則應該獲得較低的權利,但權利存續的時間較長。但是這樣的建議,如同講者自己所言,該如何判定所謂的創作,該有多少的原創在裡面才是應該的,恐怕是該制度最大的問題。最後一位來自中國的王春燕,則是介紹了目前在中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的現況、問題以及可能出現的新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與公共性之間的關係。

第三場由方念萱主持的文化觀點場次,很遺憾其中一位講者李丁讚因病未能出席,其他三位講者則分別從文化的觀點暢談公眾創用在亞洲的意義。第一位講者陳弱水從中文「公」到「共」之間意義來分析公眾創用的本土意涵,像是公務員、家、公司一直都有社會團體的意思,來解析在台灣公眾創用的表述。第二位講者Lawrence Liang則主張不能直接移植歐美的公眾授權意涵,而是應該更全面的發展亞洲的獨特意涵。第三位講者林孝信則是將「知識」與「資訊」分開檢視,資訊私有化對文化發展不若知識私有化的傷害大,因此認為過度私有化知識對於亞洲保存民俗文化是不利的。

最後在閉幕主題演講黃居正介紹有關財產權從無主物到私有物,然後進入公有物的一個歷程分析,結束一天的討論。晚上於河岸留言並有來自亞洲各地的音樂創作人的協力演出:嘻嘻亞洲大車拼。在熱鬧的音樂聲中,結束第一天的議程。

第二天的議程以目前任教於香港大學的 Rebecca MacKinnon 開場,講述為什麼強健而活躍的自由文化社群是實現言論自由所不可或缺。隨後共有七未來自亞洲各地的公眾創用的實踐者與研究者,作案例研究解析及專案展示。研討會最後進行約一小時的的「亞洲與公眾創用」的開放討論,討論的概要已放於本次研討會的網站,可供眾人增修輯。

(本研討會主要影音內容將於近日放置於台灣創用cc計畫網站)

備註:
研討會網站連結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