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4
Bibliotheca Buloviana (Ausschnitt)Georg Daniel HeumannPublic Domain
寫在前頭
農曆年間,隨手翻閱了書架上堆滿灰塵的歷史書,其中,關於周朝的「井田制度」,有這麼一段話:「...八家農戶各耕耘外圍的八塊方地,並共同耕種當中一塊「公地」,亦即公侯所領之地。...顯然當日農民認為在中央地區無代價的工作,有如一種公眾的義務。流傳所及,今日中文字裡公眾之「公」也與公侯之「公」無別。」[1]
於是,對於「公侯權利」與「公眾義務」,我有種想像:早在西元前700多年的周朝制度裡,「公侯伯子男」的世襲權利(擁有公地)已經隱隱約約的與公眾義務(耕作公有地)做了一定的認同與連結。如果稍微去除封建制度的軍事政治意義,當時,人們除了各自耕種外,仍願意共同耕耘「公侯之地」之行為,若把農耕之舉比擬當今人們的筆耕文創,個人的創作行為就好比一種權利,適當的將自己的耕耘成果回饋大眾更恰如義務一般理所當然,權利的賦予與義務的釋出彼此產生良性循環,這樣的社會共識,似乎是老祖宗就有的先見。有趣的是,兩千七百多年後的我們,反而針對公眾領域(public domain)[2]之下的資產如何使用與界定充滿歧見,不同的國家對於公眾領域創作版權的使用限制有著不一樣的解釋。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經過時間的遞嬗,世世代代的創作積累絕對是人類無價的資產,這些創作如果不能開放的且自由的與全人類一起分享共用,那也太可惜了吧!
因此,在這裡我們將參考公眾領域評論網站上的指南,協助對於公眾領域創作有興趣的人們,尋找與探索那些已經進入公眾領域的作品。
尋寶的線索是?
公眾領域作品的訊息可能來自四面八方,從展覽、博物館、音樂會、電視、廣播、書籍、報紙,甚至來自與朋友的交談中。 當然,網際網路一定是一個非常好的訊息來源。像是很讚的部落格 Biblioddysey 和 Res Obscura都定期刊登有趣的公眾領域作品(雖然讀者常常還是需要眯着眼睛搜尋著來自各單位的小小版權宣告,藉此確定作品是否來自公眾領域)。
另外,社群媒體也不斷的提供搜尋公眾領域素材的新方法。在網路社群裡正存在對於各式典藏檔/歷史集充滿高度興趣的tweeters,如果你是一個Twitter用戶,你可以試著建立#publicdomain這個feed,透過訂閱這個標籤,越來越多的人們討論着公眾領域中的有趣作品。
除此之外,也有郵件群組(mailing list)專門討論有關公眾領域。在群組裡,人們時常留言討論著有關於最近剛進入公眾領域的作品。開放知識基金會(The 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 主持了這樣一個郵件群組,可以在此訂閱PD 討論訊息頁。 如果在部落格、tweets上面的連結常常因為使用限制讓你傷透腦筋,千萬不要太沮喪,因為網路上通常可以取得多個作品分身,而且,它門還有可能是開放授權(Open Licensing) 呢!
所以呢,請輕鬆的隨意瀏覽網頁,試圖尋找在廣播上聽到的奇妙作品,在展覽上面看到的,或是在部落格上展示的。這些都是尋找線上收藏的好方法。下一節,我們將快速的導覽網路上幾個稍具規模的公眾領域收藏。
寶藏就在網路上
在我們尋找作品前,我們還是需要注意,雖然作品可能已經在很久以前已經進入公眾領域範疇,但這可不表示它們也有線上的數位版本。而且,他們往往會用CC BY-NC這樣具有部分限制性的許可於網上公佈 (意味著使用時不能有商業用途且需標示姓名)。
正因如此,當你要上傳公眾領域的材料時,能夠使用各種常用的創用CC (Creative Commons)授權是非常用重要的(請參考台灣創用CC的網頁),若能先瞭解這些授權方式,能讓你瀏覽以下公眾領域資源更加得心應手....
Europeana Europeana
這是一個探索歐洲文化珍藏的入口網站。目前,它正大量收集來自歐洲各地文化遺產機構所擁有的數據。當然,從Europeana可以發現某些作品並不保證是在公眾領域裡,因此,在搜尋功能中你可以加入篩選(filter)選項。一旦你進行了初步的搜尋,您接著可以使用左邊的“By copyright” 來依據授權方式篩選搜尋的結果 (目前網站沒有中文版)。例如,點選CC0 (免費用於任何用途) 的選項就會篩選出在開放授權下無任何權利的項目; 點選CC BY-NC則會顯示所有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授權下的作品。覺得麻煩嗎?另一個替代方案就是直接使用我們給你的連結,例如: 公眾領域/CC0的作品或是創用CC授權的作品 (當然,你還是可以透過網頁左邊的篩選選項尋找你指定的其他授權方式)。
[[http://www.archive.org/|網際網路檔案館]] (Internet Archive)
這是一個收藏了大量的文化作品與大量對於公眾領域作品的連結,包括電影、音樂和文字(但照片方面還不夠好)。
網站的亮點包括了Prelinger Archives。Prelinger Archives的收藏包含各種主題的應時(ephemeral)與公共服務影片,範疇從如何成為受歡迎的核子攻擊倖存者到一大堆的78轉唱盤錄音收藏[3]。網際網路檔案館最近還針對了網站上的大量收藏推出了"策展人精選" (Curator's Choice) 。
這裡當然也是個非常好的起點,讓人可以在網路檔案館的大海中撈到有趣的資源。但是,有些東西只以CC BY-NC授權釋出,但你還是可以在搜尋功能中篩選出公眾領域或是CC BY和CC BY-SA釋出的材料。例如說,我們要使用關鍵字“dog”作搜尋要找到公眾領域類型的東西,可以在搜尋框找到進階搜尋(Advanced Search),將你要搜尋的條件與關鍵字填入,最重要的是,在"Custom Field"中選擇"license",然後在條件欄位上填"publicdomain",最後,按下搜尋按鈕就對了。
如果你只要搜尋CC BY的東西,那就把“publicdomain”換成“by”就可以了。依此類推,CC BY-SA就用"by-sa",CC BY-ND就用"by-nd"當作搜尋條件。(如果你習慣自己寫參數,參數是這樣的:“ (dog) AND license:(publicdomain)” 或是你想要從metadata中尋找,也可以這樣寫:"(dog) AND /metadata/licenseurl:http*publicdomain/* "。
我知道,這可能對一般人來說有點小複雜,但是熟能生巧,請試試看吧!另一件重要的事情要注意的是,你會發現許多文字已被Google掃描,而且不幸的是他們已經將這些文字以非商業性授權條款發佈了。另外,大部分的授權都是使用者在上傳時所指定的,請謹慎使用,避免錯誤地標示!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Main_Page|維基共享資源]] (Wikimedia Commons)
這是一個可以用來尋找圖片的維基百科(Wikipedia) 媒體庫 ,裡面的圖片從[[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natomical_theatre_Leiden.jpg|17世紀的解剖學版畫]]到任何用戶隨意上傳的購物中心照片都有。他們做了非常大的努力嘗試把內容組織成”目錄”(category),使用這樣的目錄操作可以讓來來回回檢索更加容易,但它有時需要一點點時間來習慣點擊目錄。
舉例來說,在搜索結果中你會看到 Category:XX(XX是您的搜索關鍵字),有時候如果你搜尋的關鍵字是相對簡單的,你也有可能直接進入那個分類,例如Category: dogs。他們也與不同的機構合作開放內容,像是地圖經銷商Geographicus從他們2011的收藏中捐贈了超過2000張高解析度照片,所有的內容都已進入公眾領域中,因此,不是擁有公眾領域標章(PD Mark)就會以CC BY-SA授權釋出。
[[http://www.loc.gov/library/libarch-digital.html|美國國會圖書館]]
所有有關於美國的資源,裡面有大量地印刷品、圖集、影音材料。大部分的材料都是公眾領域的,但仍不是全部,所以使用者還是需要逐一確認。使用右上角的搜尋欄或是透過他們非常有趣的"[[http://www.loc.gov/index.html|典藏精選]]"(Collection Highlights) 區瀏覽。
[[http://www.flickr.com/commons|Flickr的:The Commons]]
一個找老照片的好所在。這裡的收藏,就好像在跳蚤市場找到一個老盒子,一打開,裡面擺滿了老照片,只是,這裡是線上版的老盒子。Flickr也與各機構合作把數以千計的照片上線,如史密森博物館(Smithsonian Museum),國會圖書館 (Library of Congress)等。
但其中Flickr定義了"[[http://www.flickr.com/commons/usage/|無已知版權限制]]" 的授權狀態有點尷尬。依據網站說明,這意味者幾種狀態:
(1) 由於版權已過期,因此已屬於公共領域;
(2) 版權由於其他原因流入公共領域,例如無法遵循所需的正式手續或條件;
(3) 機構擁有版權,但不想對其進行控制;
(4) 或者某些機構擁有足夠的合法權利,可以授權他人不受限制地使用作品。如果還是覺得不清楚,點選照片旁邊的"無已知版權限制"連結,你將會被導引到各單位有關於版權的說明頁。
[[http://zh.wikisource.org/|維基文庫]] (Wikisource)
尋找純文字或是HTML版本文庫的好網站。由維基百科/維基社區所收集維護的線上出版品圖書館。他們擁有超過273,000英文文本,以及其他語言版本的網站,當然,也有中文版的維基文庫收藏,還沒看過紅樓夢嗎?也可以在這裡找到。除非網頁下方另有說明,例如,紅樓夢就已經屬於公眾領域,所有貢獻於維基文庫的用戶都以CC BY-SA授權。
[[http://www.gutenberg.org/|古騰堡計劃]](Project Gutenburg)
另一個很好的純文字/ HTML文本庫。它提供了超過38,000本免費的電子書,你可以取得開放格式的電子書檔案(ePub)下載到電腦上或是Kindle、Android、iOS等等行動裝置。它的特點是提供在美國已經是公眾領域的文本,因此,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用戶應該確認書中的授權方式後再進行適當的使用。
[[http://www.openimages.eu/|開放圖片]] (OpenImages)
新的影音檔案庫,雖然很新但成長快速。這是一個找到老荷蘭新聞影片的好地方,目前提供了超過70萬小時的電視、廣播、電影等的聲像記錄。由[[http://en.wikipedia.org/wiki/Netherlands_Institute_for_Sound_and_Vision|荷蘭聲像研究院]](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Sound and Vision)與[[http://www.kennisland.nl/|Knowledgeland]]合作的新創公司。
[[http://www.biodiversitylibrary.org/Default.aspx|生物多樣性歷史文獻圖書館]]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從收集自然歷史與植物收藏的大量生物庫而來的計畫。依據開放的原則,也就是說,原來在公眾領域的素材仍處於公眾領域。他們也與Internet Archive合作製作特輯。
[[http://publicdomainreview.org/|公眾領域評論]] (The Public Domain Review)
這裡有很多關於公眾領域的有趣評論(本文就是編譯這個網站的文章),它是人們進入公眾領域且能一窺大堂之奧的最佳入口。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digital_library_projects|其實還有很多...]]
也有不少專案免費提供數位媒材(很多是來自大學裡),雖然有時候仍需要小心的在版權宣告中判別他們是否利用開放授權來釋出公眾領域作品。但還是很可惜,很多都沒有這樣做。但有些單位是有的,例如[[http://www.nlm.nih.gov/onlineexhibitions.html|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或由[[http://www.archive.org/details/cornell|康奈爾大學圖書館]](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與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攜手合作展示的數位圖書館,這裡不僅可以找到1915年出版的[[http://www.archive.org/stream/sketchesfromtaiw00camprich|關於福爾摩沙的老書]] ,更有[[http://www.archive.org/stream/taiwanrestaurant00sf|台菜餐廳菜單]],有趣吧!。
另外,CC的搜尋工具也可以讓你方便的在Google圖片裡面搜尋公眾領域的收藏....
[[http://search.creativecommons.org/?betaActive=1&q|創用CC搜尋工具]]
透過創用CC搜尋工具也可以方便得搜尋公眾領域素材。這裡依據CC授權透過Europeane, Flickr, Google Image等資料庫提供搜尋素材。(你也可以試試[[http://creativecommons.tw/search|台灣創用CC的搜尋工具]])但必須注意的是,由用戶所授與的CC授權沒有被驗證過,因此仍有出錯的風險。我們的建議是:"如果你有任何的懷疑,你應該直接與著作權擁有者聯絡,或試著與提供素材的網站聯絡"
關於法律
授權方法
很多放在網路上的素材,想要做到開放授權,許多人會選擇創用CC授權,其中,包括了無已知的著作權的公眾領域標章1.0 (PD Mark),無著作權 (CC0),姓名標示 (CC BY),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CC BY-SA),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CC BY-ND),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CC BY-NC ),詳細的說明,可以到[[http://creativecommons.tw/explore|台灣創用CC]]的網站看看。
作品何時才會進入公眾領域?
比較安全的說法是:在1850年前出版的作品(也就是超過150年前),全球幾乎都可以認可這些作品已經進入了公眾領域!所以,這段時間已經累積出了大量可讓大家無限制使用的作品。就如先前所說的,可惜的是,許多機構都宣稱他們擁有掃描或是上傳之後的檔案版權,因而,這些公眾領域的作品反而在掃描或上傳之後,另外又受到了著作權限制。 針對較為近代的作品,你必須更熟悉關於法律上的限制。
無奈的是,因為每個國家都有關於何時作品進入公眾領域的不同法律規定,這些法律一般來說會針對作品的種類而有所不同。有些國家依據作者過世的時間,有的國家依據出版日起算一段時間。對於文學,戲劇,音樂或藝術作品,在大多數的歐洲或其他世界各國家,針對一個作品是否進入公眾領域,則是從最後一位作者去世之當年底後的70年(這裡也包括電影的導演,編劇和任何作曲者)。又例如,大西洋上的島國巴貝多(Barbados)是50年,墨西哥則是100年。另外,因為採用"截止日模式“ (cut off date model),加上基於著作權何時更新或是否完全更新等因素,在美國則又是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以下提供一些連結,希望能幫助你在晦暗的法條中(我希望大部分的時候是光明的)找到一盞明燈!
- [[http://publicdomain.okfn.org/calculators/|公眾領域計算機]] :針對在歐洲的作品,提供一個[[http://outofcopyright.eu/calculator.html|簡單的工具]] ,它利用幾個按鈕問答,幫你確定在你的司法管轄區中是否該作品已經進入公眾領域。
- [[http://www.copyrightservice.co.uk/copyright/p01_uk_copyright_law|英國版權服務]] :一個明確解釋英國法律的地方。
- [[http://fairuse.stanford.edu/Copyright_and_Fair_Use_Overview/chapter8/|史丹佛大學解釋美國著作權的網站]]:非常明確的解釋美國的著作權系統,包括[[http://fairuse.stanford.edu/charts_tools/|大量的工具]]來確認公眾領域狀態。
-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27_copyright_length|維基裡不同國家的著作權清單]]:在wiki搜尋中打上國家的名稱與關鍵字"copyright law",你應該可以看到一些正式的解釋。但需要注意,用Wikipedia來尋找一些概括的論述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是最精確的來源。
有種情況是常發生的,就是當你想要使用的作品在原來的國家已經是公眾領域的作品了,但卻無法適用於你的國家。某些國家會使用“[[http://en.wikipedia.org/wiki/Rule_of_the_shorter_term|較短時間法則]]”,這意味著:當面臨國外的著作權狀態疑義時,這個原則允許著作權保護期間較長之會員國,得拒絕給予著作權保護期間較短之會員國之國民,與自己國民享有相同較長之著作權保護期間[4]。但仍需要注意,許多國家雖然聲稱遵守"最短時間法則",但他們還是另外訂立了凌駕於此原則之外的雙邊協定。
==================================================================
[1] "亞聖與史皇", 中國大歷史, 王仁宇
[2] [[http://creativecommons.tw/in-depth/539|"The Public Domain" 怎麼說?]]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elinger_Archives|Prelinger Archive]]
[4] "[[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2&act=read&id=155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2&act=read&|甚麼時候才算真正的公共所有?]]", 章忠信